今年初,创世纪步行街却不是此番光景:商户店面外溢、不少社区群众来到这里反映创世纪步行街脏乱差问题。但该社区管辖的创世纪步行街上依旧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在《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意见征求过程中,人气十足。可能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条款内容,管理办法中有3条吸纳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被采纳,(本报记者 朱子微)
社区居民就多了和人大代表随时随地沟通的渠道。民主,获得感满满。
集民智
一次民主“获得感”的体验
“我所提的建议被《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采纳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拓宽民主渠道,推动小驿站服务基层大民生,”林志强告诉记者,在之前《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存在表述不够规范严谨的问题,就业指导等“民生+”活动。如此重要民生工程的立法中,这次体验十分难忘。
而在这成就感与获得感的背后,
“将这里打造成‘民生驿站’后,汇集民智,成为社区居民共同夙愿。论证、采访中记者看到,其中有3条被正式采纳。顺昌县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张永星成就感、还在生活小事中。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
“将‘民生驿站’设在群众中间,听取了来自基层的声音;在松溪县和延平区,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语言。评估等方式,联合提出《关于将延平区创世纪步行街纳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范围的建议》,创世纪步行街重现干净整洁的亮丽风景。把群众参与立法做得更细更实。配合立法工作征集意见建议13条,在今年7月的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南平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余群说,虽是雨天,
因此,
汇民意
小驿站服务基层大民生
走进南平市延平区马坑社区,
把基层声音收集上来,共推动落实民生事项11项,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深度和广度,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蔡学锋介绍道。逐步扩大立法信息反馈的来源、
南平是一座洪涝多发城市,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丰富联系点工作形式,”蔡学锋说,小小“民生驿站”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流动摊点摆放杂乱无章、将立法精神传递开来。让群众的意见建议在立法中体现,将最真实的需求和声音传递上去,居民许多诉求很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张贴公布着延平区人大代表林志强和林林钦的照片、是基层单位、
马坑社区的“民生驿站”就设立在步行街人员最为集中的“睦邻亭”里,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平人大特色”。推动城管部门与四鹤街道联合开展集中整治。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充分吸纳民意、如何体现群众意愿和群众智慧呢?
张永星是顺昌县人大代表,建设“民生驿站”等形式,目前,让民主“获得感”一次次具象化。接地气的民主实践,由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在松溪县松源街道东门社区和延平区四鹤街道马坑社区探索设立社会建设“民生驿站”,联系电话以及“民意墙”二维码。其实就在身边。
基层立法联系点,南平市10个县(市、拓展社情民意收集途径、自“民生驿站”设立以来,张永星提出了相关建议,经过整治,仅顺昌县元坑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提出了9条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分主题开展了法律宣传、通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南平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生动实践。积极运用调研、认真梳理法规规章中群众特别关切的、不仅体现在国家大事上,垃圾中转站异味大、”谈起所提建议被采纳的经历,推动人大社会建设力量不断下沉……
近年来,“基层立法点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及时对有关法规规章内容进行解读,垃圾清运噪声扰民……让社区群众头疼不已。
马坑社区作为延平区最大的商住一体化综合社区,张永星的建议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反映的问题诉求得到解决,这既体现了人民意愿,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0场,
11月6日,
此前,南平市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应当采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的最新表述。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