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成为福建首个荣获该称号的城市
东南网4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陈挺 通讯员 薛榕) “高颜值”厦门再添一张闪亮名片。厦门22日上午,被命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家该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认定的生态首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厦门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这是城市成为城市我省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一同获得该称号的福建还有全国其他7个城市。
据了解,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厦门目前我国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高荣誉,考核涵盖综合管理、被命绿地建设、国家该建设管控、生态首生态环境、园林市政设施、城市成为城市节能减排等方面。福建在考核的六大类46项指标中,厦门市所有指标均满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申报评审要求。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王伟军介绍,自2013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厦门重点实施了构建海湾城市生态格局的生态保护工程、“高颜值”城市绿地系统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和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政工程的“三大工程”。
通过划定981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区(占厦门陆域总面积的57.7%),厦门构筑10条山海生态通廊,先后完成岛内外10余处山体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453.49公顷。至2018年,累计完成安全生态水系318.2公里生态河道、11处湿地的建设,成为全国16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的城市之一,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同5年前相比,市域鸟类、鱼类和植物种数都有增加,表明厦门市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目前,厦门市建成区绿地率从35.34%提高到40.85%,绿化覆盖率从41.15%提高到45.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2.42平方米提高到15.6平方米。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就可进入公园绿地。
在市政工程建设上,厦门在两轮的市政设施综合整治提升后,实现了“路平、灯亮、水通、市容整洁、市政设施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提高了城市应对恶劣天气下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民生保障能力。垃圾分类目前已覆盖全市,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中连续6个季度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达96%,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指标要求。
(责任编辑:时政)
- 秋后气燥伤肺 立秋养阴润肺可多吃莲藕
- 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11月22日开幕
- 第六届厦门海洽会举行 集美大学积极参展获佳绩
- 聚焦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参评影片题材丰富 将评选19个奖项
- 今起进入末伏厦门“暑犹壮” 周末岛内或迎较强阵雨
- 第28届中国金鸡影展明天上午10点起售票
- 厦门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名单 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 “双十一”厦门市快递将达2500万件 市邮政管理局应对部署已展开
- 五旬女子来厦旅游走失 幸被民警发现帮其成功找到家人
- 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 厦门正式入秋
- 因第二东通道施工 从11月11日起枋钟路部分车道将被占用
- 厦门鼓浪屿钢琴码头市民航线、通宵航线16日起恢复运营
- 大量诉讼纠纷缠身 厦门好来屋厨柜正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 厦门拟增22套道路监控设备 集美7套海沧1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