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商“登陆”30余载:抓住时代机遇 投身循环农业发展
【港澳台专线】老台商“登陆”30余载:抓住时代机遇 投身循环农业发展 中新社石家庄11月26日电 题:老台商“登陆”30余载:抓住时代机遇 投身循环农业发展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俱凝博 “我这里很多种茶叶,登陆欢迎大家来奉茶。老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商余身循一家工厂内,工作前的载抓住时展梁凯迪照例泡上一杯从台湾老家带来的冻顶乌龙茶,这是代机他多年来的生活习惯。 热情,遇投业是环农梁凯迪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是登陆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还是老台在大陆结交的新人,他总是商余身循竭尽所能地帮助。“可能这就是载抓住时展我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诀吧。”今年79岁的代机梁凯迪来自台湾台中,他笑说自己与大陆的遇投业“缘分”始于1987年。 “一开始我准备把事业发展到美国,环农正好从美国考察市场回来时,登陆看到两岸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消息,于是我就想以后是否可以来大陆发展。”在梁凯迪看来,大陆有着广阔市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踏上了“登陆”的创业之路。 来到大陆后,梁凯迪投资经营过丝绸、文化、家具等产业。“刚来时投资消息闭塞,我跑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所以我知道两岸的沟通交流多么重要。”梁凯迪说,随着两岸交流合作加深,不仅有了各类台商协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商创业的措施,“如今在大陆投资方便多了”。 谈起生意之道,梁凯迪说,除了抓住时代机遇,还要与市场“融合”。2010年,梁凯迪受朋友邀请进入食用菌行业。“在台湾,大家都很喜欢吃菌类,比如煲汤吃、烤着吃,我想大家对美食的热爱是一致的。食用菌产业也是大陆‘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之一。” 随着对食用菌行业了解的深入,梁凯迪发现利用玉米芯生产食用菌培养基前景更广阔,于是他开始在吉林、河南等地投资建厂。“赵县的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50万亩以上,2020年我在这建了第四个厂。” 梁凯迪说,以前玉米芯在农村被用来烧火做饭,不仅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经济价值也低。而把玉米芯进行粉碎、压块、脉冲除尘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可让其变为食用菌的培养原料。这些培养原料被送往全国各地菌菇生产厂,并出口到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每年会从周边农民手中收购玉米芯1万多吨,加工后可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人民币),这样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还能实现玉米芯的生态循环利用。”梁凯迪说。 耕耘大陆30余载,大陆的发展变化梁凯迪看在眼里。“1987年我第一次来大陆时需要在香港转机,现在两地直飞航班非常方便。”目前,梁凯迪的两个儿子也在大陆工作,还娶了两位大陆姑娘。“年轻人今后在大陆的机会很多,我愿意为来此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帮助。” “下次路过这里一定要来找我喝茶,我带你尝尝别的台湾好茶。”告别时,梁凯迪反复说。(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17 年全市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启动
- 台商区实现港澳台同胞信用报告自助查询
- “回家”的运动 让两岸青年的心贴得更近
- 拉家常、叙亲情 广西钦州市春节走访慰问台胞活动暖人心
- 日照出台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
- 台胞调解员许桂荣:我在平潭当“公道伯”
- 在岚台胞民宿经营权可质押贷款了
- 一叶牵两岸:台湾青年的径山茶缘
- 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太华接受组织审查
- “边检+”,让台胞往来更便捷
- “广州台湾青年月”专场招聘会助台青年在穗就业
- (我家这一年)台湾教授的“浙江年”:简单生活 感受海岛慢时光
- 感恩读者 2017日照日报社读者节开幕
- 在厦港澳台居民可到3个点位办理相关业务 仅3分钟 台胞办妥“双证关联 ”
- 台湾师生品齐鲁风韵:看到了真实的大陆
- 在岚台胞民宿经营权可质押贷款了
- 95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
- 泉州首设台胞台企交管服务驿站 一站式解决出行“烦心事”
- 台湾师生打卡山东的冬天 冬令营持续“上新”
- (我家这一年)台湾教授的“浙江年”:简单生活 感受海岛慢时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