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港澳台专线】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中新社厦门10月8日电 题: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作者 郑江洛 在厦门市翔安区的红火大宅社区,一株株类似仙人掌的台湾火龙果树攀援在柱子上,枝蔓密布,果农长势旺盛。厦门 这般“红火”事业的种火背后,离不开台胞曾钧毅持续不断的龙果探索。经过多年发展,打拼大宅社区火龙果种植面积上千亩,事业成为厦门最大的红火火龙果种植基地。 “早年在台湾我就种植火龙果。台湾大陆有十四亿人口,果农市场很大,厦门所以我来了。种火”曾钧毅来自彰化,龙果2015年看中大陆的打拼商机,跨海前来翔安大宅,通过流转数十亩土地,建起火龙果种植基地。 曾钧毅告诉记者,刚来大陆时,这里大多还是白心火龙果。而那时台湾已经开始改良红心火龙果,于是他将红心火龙果的种苗带来福建培育。 曾钧毅发现厦门的土壤和台湾的土壤有一定差别,他还利用自己的经验技术,帮助村民改良土壤。“我们先用台湾的一些有机肥,将土壤慢慢改良。”他介绍,当地农民后来也开始使用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质量。 曾钧毅始终走在探索火龙果品种改良的道路上。他说,现在市场上火龙果的价格并不高,大约在两三元(人民币,下同)一斤,于是他们又改良另外一个品种——燕窝果。“它的价值比红心果多了二三十倍,一个果可以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可以卖到六七十元。” 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曾钧毅的火龙果生意越做越好。不仅如此,他还与社区携手,成立了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助推火龙果产业不断壮大。如今,大宅社区几乎每户居民都加入了合作社,种植户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大陆发展火龙果事业的同时,曾钧毅也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和乡村的巨大变化。“那时候跟现在的场景差别蛮大的,现在你走到哪里都很干净、漂亮。”他说,大陆有非常多的机遇,对台湾人而言,大陆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挑战。 他还计划打造三产融合的火龙果全产业链,涵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以期创造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曾钧毅的事业不仅在翔安大宅社区深入拓展,他的火龙果种植已经扩展到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他期待,火龙果能助力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生活“红红火火”。(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照日报社包联村青龙峪村民的幸福生活
- 男子拍卖古钱币遇骗局 民警潜伏微信摸清骗子套路
- 厦门江头首个小区卫生服务站昨启用 打造“10分钟医疗圈”!
- 老人隧道中骑车逆行 被灯光一照摔倒受伤
- 刚刚公示!日照市这所小学要改建了!
- 创省内试管婴儿最高龄记录 50岁女士成功试管受孕
- 骗子盯上独居老人 8天内6名老人养老金被骗光
- 厦门天马山隧道口昨两车相撞 消防人员及时救助受困人员
- 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7.56亿元
- 老人隧道中骑车逆行 被灯光一照摔倒受伤
- 厦门破获一起重复参保医保骗保案 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
- 轻信“内部操作”能改成绩 一女财务被骗两千元
- 日照今年技师和高级技师申报评审工作启动
- 厦门“不在书店”将关停 曾被评“中国最美书店”
- 在这些停车场停车好惬意 有充电桩、按摩椅,还能自助洗车
- 厦门“不在书店”将关停 曾被评“中国最美书店”
- 日照突出特色加速形成新动能新动力
- 薛兆丰昨携新书来厦叫卖 “奇葩”导师自爆网红成长史
- “花痴”保安用落花摆造型道早安 他是学生笔下可亲的人
- 厦门天马山隧道口昨两车相撞 消防人员及时救助受困人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