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照|《南渡北归》陪日照读者共度书香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珊
2月8日(大年初四),爱日著名作家岳南携《南渡北归》走进日照书城,照南与读者见面,渡北读共度书香年。归陪共度曾在日照工作过的日照诸城人岳南,在见面会现场,书香为读者讲述了一段中国知识分子令人扼腕浩叹的爱日尘封历史。
《南渡北归》,照南再现中国学术大师的渡北读动荡史
岳南作品《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作者岳南三下江南,归陪共度耗时8年,日照搜阅大量珍贵资料,书香围绕“西南联大”的爱日创立与解散,完成的照南一部写实作品。
“南渡”,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北归”,则是抗战胜利之后回归中原;“离别”,是知识分子们后期因政治观念不同而各自分别的故事。《亚洲周刊》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南渡北归》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李济、胡适等。
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感叹:“《南渡北归》有丰富的文史价值。那个时代的大师了不起,令人敬仰。”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感言:“这本书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注释那么多,不容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比如书中说的饶毓泰、叶企孙,他们都是我那个时候的老师,在西南联大大三的时候,热学是跟叶企孙念的,光学是跟饶毓泰念的,他们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大陆生命际遇很困难的时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岳南现场讲述《南渡北归》尘封往事
2月8日,《南渡北归》读者见面会,岳南给读者讲解了书中的精彩部分。以电影《无问西东》为切入点到创作《南渡北归》时的心路历程,之后讲到平津沦陷后,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以及陈寅恪、李济、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等大师在战乱时期的颠沛流离生活与学术研究。讲解现场气氛热烈,读者们表示受益匪浅。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家赵德发参加了见面会,他表示:“《南渡北归》梳理了大量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真相,陈寅恪、李济等这些大师一边忍受着颠沛流离的痛苦,逃避着日军的狂轰乱炸,还在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呵护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闪光的部分,至今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探索真理。岳南先生对史料研究透彻,有胆有识,写出的这部巨作,让我们深受启发。”
读者徐颖对记者说:“今天很高兴能见到作家岳南,很可惜今天只买到了其中的两本书,有一本断货了,希望之后有机会能买到。今天岳南先生讲的《南渡北归》片段很精彩,这段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书中还写到我们日照籍的名人王献唐先生,他也是一代大师,作为老乡,我感到很荣幸。”
岳南曾经在日照工作过,对日照便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近年来,先后来过日照5次,每次来都发现日照有着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日照俨然成为了一个文化城市,日照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希望有机会再次来日照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
相关链接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1981年入日照武警边防局服役,之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副总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12部,有英、日、韩、法、德文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传记作品十余部。
(责任编辑:科技)
-
-原是小鸟叼着的长绳落在高铁接触网上,造成跳闸-事发高铁杭深线莆田至仙游段,作业人员及时修复小鸟叼来的长绳导致设备故障。海峡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林路然 通讯员 柯志鸿) 一道火花闪现,供电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蓓蓓) 4月24日,记者从全市海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实施总投资1627.75万元的平安惠渔工程,改善渔业安全生产硬件。 我市将投资1627.75万元实施的平安惠渔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4月25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为满足广大船东生产及流动资金需求,今年我市为船东筹集6500万元优惠贷款,其中渔业互保协会出资3500万元,日照银行东港支行配套资金3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4月22日,记者从东港区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区2013年农村公路改造计划已正式获批,将投资1999万元用于农村公路修建工作。其中,中央车购税补助563万元。 据悉,今年该区计划改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陈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上个月对我市食用农产品抽检的结果,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检出4批次样品不合格;网络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全部合格。据介绍,7月市场监管部门共监督抽检流通环节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曹伟 通讯员 徐建)“在青岛工作的哥哥春节假期到五莲山体验了一回山地滑雪,这几天又在QQ上打听九仙山漂流项目的进展;上小学的儿子期待着早点去凤凰山‘百果谷’摘樱桃;而已经退休的老爸老妈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4月21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近日,市渔监处为全市1001艘符合条件的40马力以上渔船,统一配备了火箭降落伞式火焰信号,进一步增加了渔民遇险获救机会。 此次配备的火焰信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4月15日,记者从市建管局获悉,我市建筑业取得了“首季红”,1-3月份,全市共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8%,新签合同额63.52亿元,取得同期历史最大增幅,建筑业 ...[详细]
-
厦门网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一提到高温,大家想到的就是炎炎烈日。可是您知道吗?您在乘船前往鼓浪屿的途中,有一个人默默在客舱下方守护着乘客们的安全,虽然没有风吹,没有烈日,但随着最近高温天气的持续,那里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安鑫磊)两城镇探索建立“党员红色关爱基金”,通过全镇党员自发捐献,用红色基金关爱贫困党员,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感谢组织对我的关怀,作为一名老党员,党委一直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