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 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2025-05-02 20:16:18 [国际] 来源:海陆空突发在线

原标题:突然血糖波动大竟是血糖睡前喝红酒 专家:红酒养生不靠谱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匡惟漫画/小牛)喝酒伤身,这是波动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应酬、大竟交际难免要喝几杯。睡前生喝多少酒为适量?喝红怎样喝酒才会减少对身体伤害?营养科医生对几种喝酒情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为:不喝酒、少喝酒、酒专家红酒养喝很多、靠谱无技巧喝很多、血糖狂饮。波动

喝酒能养生?大竟

酒类热量仅次于脂肪

“三高”老年人要慎喝

“每天喝一杯红酒,能够保护心血管,睡前生还有助睡眠。喝红”不少市民都听过这样的酒专家红酒养说法。65岁的靠谱张先生也深信这一说法。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血糖他对健康饮食十分重视,之前血糖控制很好。可是最近三个月来,血糖波动很大,张先生到医院的营养科门诊求助。医生在和张先生聊天中得知,他最近迷恋上了“红酒养生”,听说喝红酒对身体好对心脏好,每天晚上睡前喝二两红酒。

医生告诉他,红酒是其中的“罪魁”。听完医生的解释,张先生才意识自以为养生的举动是错的,赶紧停止了睡前喝红酒的行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陈红洁说,酒类提供的热量仅次于脂肪,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晚上喝二两红酒打破了之前的能量平衡,自然就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有三高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老年人,喝酒更要谨慎小心。

“各国的膳食指南里面都没有每天应该喝红酒的建议。”陈红洁说,即使红酒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好处的多酚类成分,健康界也并未提倡人人喝红酒,也没有红酒能够延长寿命的证据。只能说,对于有喝酒习惯的人来说,用少量红酒替代高度酒是健康的选择。

喝多少适宜?

男生每天的饮酒量

不宜超过3瓶啤酒

陈红洁告诉记者,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书中明确建议了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最大酒精量,男性每日酒精量应为25克,女性为15克。

这么说,可能很多市民还是毫无概念,酒精量如何量化为酒量?其实有一个公式: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酒的度数(%) × 0.8。

根据公式,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每人每天不同酒类的最大摄入量。一般而言男性最多可以摄入750毫升啤酒,或者250毫升葡萄酒,或者75毫升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50毫升高度酒。而女性的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每天最多摄入450毫升啤酒,或者150毫升葡萄酒,或者50毫升的白酒(以38度计算),或者30毫升的高度酒。

喝酒有技巧?

放慢饮酒速度

吃点食物再喝

但有些场面必须要喝酒,怎么办?陈红洁说,讲技巧地喝酒,对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一定帮助。

一是放慢饮酒速度,越慢越好。如果饮酒的速度超过肝脏的分解代谢速度,大量的酒精就会作用于心脏以及大脑,加重对身体的危害;其次是先吃食物再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先吃食物可以稀释并延缓酒精的吸收;边饮酒边喝水,加速排尿,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同时加快酒精排泄体外的时间;喝好酒杜绝劣质酒,不易宿醉。劣质酒含有甲醇、杂醇或其他不安全的物质,对身体有害。

【提醒】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

适度喝酒也有风险

陈红洁提醒,即使每天饮酒量不超过推荐的摄入最大量,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她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于2017年10月发布关于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其中一类致癌物清单的前五项就有两项是和酒精有关系的。”

“不管酒是有什么功效,我们认同的原则是,千万不要打着健康养生的口号去学喝酒,尤其是没有饮酒习惯的人。”陈红洁说。

(责任编辑:科技)

推荐文章
  • 秋后气燥伤肺 立秋养阴润肺可多吃莲藕

    秋后气燥伤肺 立秋养阴润肺可多吃莲藕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白丽)立秋后,天象有变,一些人开始喉咙干渴,声音沙哑,有的干咳不止,貌似有“火”。中医师说,此时宜养阴。莲藕是最常见的润燥、养阴、润肺佳品。喉干音哑上火 ...[详细]
  • 6名发展对象未过“谈话关” 东港区发展党员变“各自命题”为“统考”

    6名发展对象未过“谈话关” 东港区发展党员变“各自命题”为“统考”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卢立平 陈常国)12月17日,东港区委组织部对南湖镇发展党员对象组织“统考”。“组织谈话”环节中,有6名发展对象因对党的基本知识不熟悉、入党认识不到位、政审材料不规 ...[详细]
  • 日照市委十八大宣讲团在市直部门宣讲

    日照市委十八大宣讲团在市直部门宣讲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2月14日上午,市委宣讲团分别到市文化执法局、市国土局、市物价局、市审计局及市盐务局莒县分局,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岳庆刚在市 ...[详细]
  • 东港区检察院“三招”力推文化建设

    东港区检察院“三招”力推文化建设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费悦)今年以来,东港区检察院坚持文化育检,不断强化措施,推进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检察文化建设收效明显。  建设三个基地,为文化建设提供硬件支持。文化长廊、文化墙、干警之家成为该院文 ...[详细]
  • 厦门生猪价格止跌回涨 收购价14元/公斤

    厦门生猪价格止跌回涨 收购价14元/公斤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沈彦彦)最近,生猪又成了养殖业的热门话题。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在上半年一度触底,跌破每斤6元的关口,为5年来的最低。这样持续低迷的情况在上月初迎来了拐 ...[详细]
  • 日照市列入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日照市列入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12月17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近日,商务部、财政部已批准我市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同时,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信息平台已确定委托我市设立。  我市将以建成出 ...[详细]
  • 北京青年臧然从800公里外飘来爱心

    北京青年臧然从800公里外飘来爱心 “臧然可是个好小伙,日照的好姑娘可以考虑嫁给他”北京青年从800公里外飘来爱心30多公斤衣服能让百余孩子温暖过冬本报记者 蒋月阳 “晨刊梦想漂流瓶暖衣行动”自开始以来,持续不断地收获着社会各界送来的“ ...[详细]
  • 日照振兴地方戏曲工程 “活态”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日照振兴地方戏曲工程 “活态”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为了推进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和滨海文化名城建设,繁荣吕剧、茂腔、周姑子戏等我市地方戏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 ...[详细]
  • 暑假作业“玩”出新花样 家长孩子一起忙

    暑假作业“玩”出新花样 家长孩子一起忙 对不少中小学生而言,暑假可能是另一个“小学期”的开始。今年中小学生的暑假作业清单里,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还有拍视频、画思维导图、做调研PPT等形式新颖、难度较高的任务。暑假的学 ...[详细]
  • 日照三处博物馆藏宝27000件

    日照三处博物馆藏宝27000件   本报讯(记者 张磊) 12月10日下午,记者从全省文物工作电视会议日照分会场获悉,我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建有日照市博物馆、莒县博物馆和五莲县博物馆三处博物馆,共登记馆藏文物27643件,其中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