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条原创日照地名谜语等你来猜

  发布时间:2025-05-02 17:42:4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创作者说,他想还这些地名以最恰当的文化面目本报记者 孟锋 如何给日照的乡镇地名以最恰当的文化面目? 市民文明寻访团团员、市作协会员张所昆迈出了第一步——3月26日,他一下发来了31条“原生态”日照地名 。

创作者说,条原他想还这些地名以最恰当的创日猜文化面目
本报记者 孟锋

  如何给日照的乡镇地名以最恰当的文化面目?
  市民文明寻访团团员、市作协会员张所昆迈出了第一步——3月26日,照地他一下发来了31条“原生态”日照地名谜语,名谜所有谜语都是条原原创,所有谜底都是创日猜日照地名。
  张所昆痴迷古典文化,照地对日照地名的名谜来历,尤其是条原海曲历史文化兴趣浓厚。
  近年来,创日猜他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照地如《涛雒缘何取“雒”字》、名谜《也说“淹了石河县,条原立了日照城”》、创日猜《泻湖,照地还是潟湖?》、《泻湖——莫道有名却无名》、《说说“天台山”的“台”》。
  张所昆不但是个“日照通”,还嗜好猜谜,尤其喜爱创作谜语,几十年来,他参加过许多国内各种各样的猜谜活动,有不少感受和收获。
  “谜面看似片言只语,却大有文章!”张所昆解释说,中国谜语最早称为“隐”,始于战国时期。
  今年元宵节前后,在赶制谜语过程中,张所昆对照日照地图煞费心思。有时为创作一条谜语,静坐半天,常常是晚上琢磨着尚未编好的谜语进入梦乡。期间,他也不乏激情,灵感频现。短短几天,他就编制出30多则关于日照地名的谜语,都是乡镇以上的地名,或者是日照人熟知的地名。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指代名称,也是一个地方在语言上的代表,蕴涵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区域地理特色,决非一时一地一人一念所能承载。很多时候,一个地名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风格。人们常常把地名喻作一个地方名片,这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 Tag:

相关文章

  • 结婚一年多发现妻子竟是同性恋 丈夫不知该不该离婚

    结婚一年多,妻子一直对他很冷淡无意中,他发现她竟是同性恋者看着稚嫩的孩子,他不知该怎么办?这婚到底是离还是不离?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看着稚嫩的孩子和形同陌路的妻子,陈民(化名)心念俱寂,他找到了
    2025-05-02
  • 部门一把手应亲自办理市民来电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部门一把手要亲自办理,亲自答复!”5月14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刘西良接听完市长公开电话时指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市民通过市长公开电话反映的问题。    当天从上午9时始
    2025-05-02
  • 省文化厅领导来日照调研“十艺节”筹备情况

    本报讯记者 陈蕾)5月10日,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来我市调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日照筹备工作。副市长杨留星陪同。李国琳指出,日照市抓住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的机遇,各项文化项目动手早、起点高、进度快
    2025-05-02
  • 岚山区公路局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揭牌

      本报讯记者 王大鹏 通讯员 宋炜)5月9日,岚山区公路局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揭牌仪式举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范真出席揭牌仪式。近年来,岚山区公路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廉政文化载体
    2025-05-02
  • 超强大脑入厦开启芯时代 厦门人工智能水平居全国第8位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不用遥控器,不用伸手指,只要说句话,灯光、音响、空调、抽油烟机,甚至是窗帘,都能听懂人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学会“倾听&rdqu
    2025-05-02
  • “日照妈妈请放心,我们过得很好!”

      “四年啰,四年啰!”  5月11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地震遗址内,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在那面刻有“5·12”字样的纪念碑前,用蜀地特有的音调呢喃着上面这两句话。  2008年5月12日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