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追梦人——记开春后的在闽台胞

  发布时间:2025-05-11 15:24:5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人勤春来早,正月十五刚过,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建,从城市到农村,处处都有台胞忙碌的身影。调出好味道在福州马尾的咖啡豆烘焙工厂里,台青郭屹凡已经开始给学员做培训。2023年,他在福州马尾创办了一 。

  人勤春来早,大地正月十五刚过,追梦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人记福建,从城市到农村,开春处处都有台胞忙碌的闽台身影。

  调出好味道

  在福州马尾的大地咖啡豆烘焙工厂里,台青郭屹凡已经开始给学员做培训。追梦2023年,人记他在福州马尾创办了一家咖啡豆烘焙工厂,开春宽敞的闽台厂房也让他的培训想法得以落地。于是大地,郭屹凡便把工厂、追梦门店和培训三合一。人记从去年6月开始,开春每个月办一期培训班,闽台一次培训三四十人。

  “来学习的都是咖啡业者及爱好者。这两年,我们与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进行咖啡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从咖啡豆的挑选、烘焙到咖啡冲泡等各个环节进行传授,希望更多人喜爱咖啡文化。”郭屹凡说。

  2016年,郭屹凡从台湾来到福州创业,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创办了“拎咖啡”品牌。2019年,他在福州鳌峰坊开了第一家门店,如今他已拥有4家门店。郭屹凡还通过咖啡赛事、展会等认识了许多大陆咖啡业者。

  与市面上的连锁咖啡品牌不同,“拎咖啡”的仓库里存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烘焙、供货。目前,“拎咖啡”已经成为大陆几十家咖啡店的供货商,去年实现了几十吨的销售量。郭屹凡告诉记者,在大陆,咖啡已经不只是一种饮品,还是一种社交产品,广受年轻人喜爱。这几年“拎咖啡”的业绩每年都以20%到30%的速度增长。

  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郭屹凡还研制出了几款迎合福州年轻人口味的新品。比如,福州本地人喜欢浓浓的花生酱香,于是,郭屹凡便研制出一款以“虎纠咖啡”命名的混合着花生酱口味的浓香拿铁。目前,他正在尝试将福州的茉莉花茶与咖啡结合,让福州咖啡更具地方特色。

  练出好状态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如同郭屹凡对咖啡的执着,台湾教练涂曾祐对棒球的执着,让他在平潭澳前小学一待就是3年多。

  16日,平潭澳前小学棒球队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场训练。绿茵场上,涂曾祐带着棒球少年们不停地击球、挥棒、奔跑,带着凉意的海风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训练的热情。

  从厦门大学体育专业毕业后,来自台湾屏东的涂曾祐来到平潭,于2021年正式成为澳前小学的棒球教练。经过3年多的努力,从孩子们对棒球一无所知,到基本完成棒球队的梯队建设,涂曾祐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现在我主要负责校队U12(年龄12岁以下)组别的训练工作,一共有23名队员,都是从U10组(年龄9~10岁)一步步打比赛升上来的,队伍已经比较稳定并且具备实力。”涂曾祐说,为了保持训练强度,现在每周二、四、五和周末,校队都会进行集训。“孩子们很喜爱这项运动,训练时非常积极认真。”

  为了让棒球队开阔视野,这两年澳前小学棒球队还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在与强队的切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涂曾祐带领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联队在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棒球联赛中,取得了3个分站全胜的好成绩。

  元宵节刚过,涂曾祐一边带着孩子们恢复基础训练,一边按照战术安排,在队内打一些模拟比赛。“我希望队员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接3月份举办的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少年棒垒球校际联赛。”涂曾祐说。

  育出好种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广袤的乡村正成为台胞追梦逐梦的热土。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连江县丹阳镇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棚内,遍布四处的传感器让智能育苗温室大棚“耳聪目明”,绿油油的西瓜苗、苦瓜苗、辣椒苗长势喜人,即将种在大陆各地的田间地头。

  “从早到晚来拉苗的车不断,忙得一口茶都喝不上,今年会是个丰收年。这一季我们共培育了600余万株种苗,现在已经出货了上百万株,包括西瓜、甜瓜、苦瓜、南瓜和辣椒苗。”来自台湾嘉义的台农张铠矿高兴地说。

  2013年,张铠矿和妻子郑秀玉创办了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类瓜果蔬菜嫁接苗的生产及实生苗种苗的培育。截至目前,公司先后引进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近百个台湾果蔬良种,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集约化育苗生产基地,年产出种苗2000多万株,先后被评为福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基地引入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基地内每一个育苗大棚都配备了智能传感器和实时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通过云端平台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控。郑秀玉告诉记者,得益于科技赋能,他们的种苗品质好、产量高,产出的苗棵棵都“名花有主”,客户要先预订,他们再安排生产,除了本地订单,外省来拉苗的货车一辆接一辆,种苗远销河南等地。

  “黑科技”扎根的背后,是福建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据了解,除了享受到物联网硬件设备建设补贴外,昌育农业还在税收、用地、农机购置等方面享受到很多优惠,为公司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

  “接下来,我打算从台湾再引进一些新品种,带着周边农户一起种植。比如西瓜新品种,因为这两年小西瓜的风头盖过大西瓜,比较受消费者欢迎,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不定期调节生产,争取把名声打得更响。”站在育苗大棚里,张铠矿和妻子信心十足。

  讲好家国事

  新春刚过,负责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修建工作的台青李志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台湾雾峰林家商讨新一年的合作计划。

  去年12月,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在五寨乡埔坪村揭牌成立。该展示中心建设历时3年。其间,李志章除了扎根埔坪村指导修建工作外,还频繁回台拜访雾峰林家后人。

  雾峰林家是台湾望族。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台先祖林石与族人一起,从故乡埔坪跨海到台湾垦荒。伴随着台湾的历史沉浮,这个家族历经兴衰起落,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前进,坚守爱国爱乡情怀,同时也开启了与埔坪林家的两岸故事。

  2021年底,李志章应邀到埔坪村开展乡建乡创工作,在了解到埔坪林家与雾峰林家的深厚渊源后,主动承担起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的建设项目,希望能还原雾峰林家及其他林氏后人的迁台故事,用史实佐证两岸一家亲。

  “平和被称为‘大陆迁台第一县’,有300多万台胞的祖籍地在平和,而埔坪林家与雾峰林家的故事正是其中的代表。”李志章告诉记者,展示中心已与雾峰林家宫保第达成共识,将结成“姐妹馆”,以共同办展、共享史料、同办研讨会等形式,携手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史料,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

  据介绍,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共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前两期主体建筑、展馆的建设及展陈的布置。现在启动的第三期建设,将借鉴雾峰林家宫保第的经验和做法,开展产业配套提升。

  今年春节,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迎来了一批批参观者,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学术团体,专程来此开展闽台历史文化研究与调查。“新的一年,我们将通过手作体验、文创产品售卖、舞台展演等形式,吸引更多两岸民众走进展示中心,近距离了解认识这段故事,探寻两岸的历史渊源。”李志章说。

  从安居到乐业,从追梦到圆梦,越来越多台胞像郭屹凡、涂曾祐、张铠矿、李志章一样,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展才干、努力拼搏,以“新居民”的身份融入“新家园”,与福建民众携手共绘未来美好的蓝图。

  • Tag:

相关文章

  • 日照机场在华东地区机场中同比增速最高

    10月16日,根据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前九个月日照机场累计吞吐量同比增长109.2%,在华东地区4 4个机场中同比增速最高。今年以来,日照机场大力实施民航局“两翼齐飞”战略,以支
    2025-05-11
  • 【青听·两岸】台湾宜兰姑娘“登陆”成百万粉丝博主:已经是半个河南人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
    2025-05-11
  • “90后”台湾青年推出新书讲述历史与寻亲故事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张晓曦)“90后”台湾青年张遇(本名张毓中)写作的《黄土家族》新书发布会6日在北京举行。该书以张遇祖父张文学从河南辗转至台湾、再从台湾返回大陆寻亲的故事为主线,追溯家族
    2025-05-11
  • 漳州台商区核发首份境外人员临时驾照

    台海网11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通讯员 沈颖盈 冯光远 郑秀敏)11月4日上午,经过3天的努力,漳州台商投资区交警大队成功为外籍人士办理核发首份境外人员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原来,在11月1日下
    2025-05-11
  • 标注城市发展新的高度

    本网记者 刘新英 侯庆萍序言:2017年11月14日,注定载入日照城市发展的史册。这一天,让300万港城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风雨历程,日照终于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
    2025-05-11
  • 台胞在渝“玩转”餐饮:创业不止、创意无限

    中新社重庆10月13日电 题:台胞在渝“玩转”餐饮:创业不止、创意无限作者 钟旖 赵忆闽“30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跟着社会风尚不断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在两岸餐饮行业浸润35年的台胞吴宗山,近期又在
    2025-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