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共读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恋爱”

  发布时间:2025-05-02 08:10:5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五莲县教体局 于晓斌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就像“天地一沙鸥”,灵魂在空阔与辽远间自在翱游宁静而安详的话,那么与学生共读则“文史读罢胸臆阔”,居斗室而能畅游天下,独一身而能思接千载。每当听到校园里学生朗朗的 。

五莲县教体局 于晓斌

  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就像“天地一沙鸥”,灵魂在空阔与辽远间自在翱游宁静而安详的让师话,那么与学生共读则“文史读罢胸臆阔”,生共居斗室而能畅游天下,读成独一身而能思接千载。为场每当听到校园里学生朗朗的落幕读书声,章子怡主演的恋爱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的那句台词便跃入脑际———母亲对儿子说:“我就愿意听你父亲领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有这样的开场白: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生共朗读是读成传播文字,而人则是为场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落幕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难怪有人盛赞《朗读者》可以镇住一切权力、恋爱利益和谄媚与虚假。让师这声音绝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生共“苟且”,更引导人们去眺望和思考“诗和远方”。

  一本精采的书就是一片宁静的港湾,一段优雅的文字宛如一曲田园牧歌。无论经典的沉韵还是文史的浪漫,我们都能从中领略到一种欢悦。在春天,与学生一起,扯一片云霞裁衣,拽一把清风洗面,邀辛弃疾在豪放的田园里放飞鹧鸪,去催醒播种的犁铧;和孩子一起去观赏杜甫那两只穿上了柳树绿衣的黄鹂,并一五一十细数梦里落花。夏日里,与学生一起诵读“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朦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玲珑的雨滴沿着心之台阶,一点一点渗出。秋天,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叫人体会到人生最好的年华是秋天,春华秋实,人生的收获只有在此时最为丰厚;丰子恺的《秋》却喟叹人生易老,又道出了人到中年,心情渐入超脱之境的自豪感;新月诗人徐志摩的《印度洋上的秋思》仿佛使我听到了秋天在耳畔窃窃私语。有雪飘落的冬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成为我们可以依偎火炉的最好理由……我们一起仔细地回味着,咀嚼着,柔婉亲切的日子和细细密密的生活节奏,被深情如风的文字拂过,温暖着,让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这份闲情,好好咀嚼这生命的滋味。古诗云:“书自心灵深处香,月从峰峦缺处明。”“此乐只应书上有,别有天地非人间。”有何不快乐?而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看小学生天天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的由萌发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一生如斯,夫复何求?

  和学生一起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此时,没有了师道尊严和学生的喏喏,有的只是从小说的浓酽中所咀嚼出的世间百态,从散文的淡泊洋溢出的逸致闲情,从诗歌的甘醇体味到的人生真谛。每当会意处,师生相视会心一笑,恍如刚才已踏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而“沉醉不知归路”。这就是师生共读的真实写照吧!

  古人云“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常常想起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他每日晨起诵读,“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正是由于先生持之以恒的每日晨起的诵读,让朱先生成为了白鹿原上的光源,而先贤圣哲遗留下来的经典,又成为朱先生思想的光源。而先生提倡的“学为好人”这四个字早已融进我和学生们的血脉中了。

  不知谁说过,当书和校园邂逅,如同寺庙里萦柱绕梁的晨钟暮鼓,朗朗的书声便是校园里的天籁,是菁菁校园的魂灵。


  • Tag:

相关文章

  • 厦门一中少年写诗 捧回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他是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成为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一位获特等奖的福建学生柯舒麟(右)与他的孪生哥哥柯舒麒。(受访者供图)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本周一,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凭借组诗《穷》
    2025-05-02
  • 市质监站加强工程验收监督管理

        本报讯通讯员 张晓燕)为认真贯彻落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5号令)文件要求,近日,市质监站下发了《关于加强工程验收监督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将重点对高层建筑
    2025-05-02
  • 市网球协会会员自凑菜款买爱心菜

    本报讯(记者 邢慧 实习生 郝鹏) 12月5日上午11点左右,一位读者给晨刊打来热线,说星明社区正在免费发放大白菜,让记者去给报道一下。 记者赶到星明社区,见到了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廷明。他告诉记者,这
    2025-05-02
  • 网友“团”走万斤爱心菜

        本报讯(记者 张守坤) 从12月1日零时起,本报和窝窝团合作,首次将晨刊爱心大白菜搬上网络销售,截至昨日17时,共有1130人参与了爱心团购,销售了逾万斤爱心菜。    据介绍,两城镇红旗村是
    2025-05-02
  • 厦门生猪价格止跌回涨 收购价14元/公斤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沈彦彦)最近,生猪又成了养殖业的热门话题。春节过后,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在上半年一度触底,跌破每斤6元的关口,为5年来的最低。这样持续低迷的情况在上月初迎来了拐
    2025-05-02
  • 德福龙5000斤爱心菜送到利群社区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12月2日,德福龙家居广场将5000余斤“爱心白菜”送到了利群社区,温暖了200余户低保家庭。    上午10点,“爱心白菜”车开进了利群社区,居民们已经自发地排好了队
    2025-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