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责任编辑:能源)
- 云南农村聚餐五桌报备:食物中毒多发,政策恐难落地
- 从合肥到维也纳,只需一场西班牙“钢琴王子”的音乐会!
- 雷锋精神永传承,义诊法律惠民生 ——合肥小红帽公益开展“学雷锋日”公益服务活动
- 金融“活水”赋能民企创新 工行合肥分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助推科大讯飞腾飞发展
- 第二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来稿选登(十五)
- 兴业银行荣获上海票交所9个奖项
- 工行庐江支行营业室上门为客户提供冬日暖心服务
- 平安人寿:三大核心场景部署应用DeepSeek大模型
- 【数据发布】2018年日照市工资数据发布
- 以金融创新活力彰显中医药魅力!工行合肥分行携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造养老金融服务银医特色网点
- 城西桥中心城管中队:流浪乞讨救助宣传在行动
-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组织开展2025年员工悦跑团活动
- 全国”最美家庭“|60年,三代人的亲情接力
- 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联合栢景湾社区开展“防范金融风险,共筑反诈防线”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