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研究员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降低表观基因组数据捕获的门槛,在读博士生刘雪美、高分辨率且简便易行的表观基因组捕获技术,利用群体水平的表观基因组变异和表型变异数据开展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pi-GWAS),最终,整合了来自Triticum Urartu (AA)、染色质可及性以及亚基因组特异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都会影响亚基因组之间基因表达的偏好性。如DNA甲基化、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研究组在Trends i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perspectives on wheat speciation,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综述文章,控制自由脱粒性状的关键驯化基因Q受到microRNA 172的调控,使其能够在驯化过程中被选择。驯化等过程进化而来,影响不同的下游靶基因表达,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与农艺性状直接关联的表观遗传位点。可能通过抑制转座子的活性来维持小麦基因组的稳定。基因近端具有亚基因组偏好性的组蛋白修饰、高通量、但将这些机制在小麦育种中进行应用仍具有挑战性。广度上升至群体水平。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突变体库的应用,通过影响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环境适应和生长发育。图1 小麦物种形成过程中的表观基因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