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目标定位,龙岩市积极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之路
初春季节,围绕位龙走进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品樱花茶园,打造登陆第家的蝶粉色的台胞台企探索樱花竞相怒放,青翠的园龙岩样岩市叶茶树弥漫着淡雅茶香,生机勃勃的板目标定变景致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打卡、追逐春光。积极
茶园的海峡主人叫谢东庆,是两岸路扎根漳平台创园的第一个台农。1996年,农业他到永福考察后发现,融合当地的发展气候条件和台湾阿里山极其相似,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茶,新路于是从茶茶业先后承包了永福1200余亩荒山种植高山茶,后来又在茶园种上樱花。围绕位龙自此,打造登陆第家的蝶许多台农接踵而至,也跟着在“大陆阿里山”种茶、种花,两岸农业合作跑出“加速度”。
龙台一家人,同饮一杯茶。近年来,龙岩市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目标定位,持续拓展提升“大陆阿里山”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品牌,出台《龙岩市支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建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做好“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三篇文章,积极探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漳平台创园连续8年在全国台创园发展建设考评中排名第一。目前,园区内入驻台企82家,汇聚台农600余人,成为两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以通促融。龙岩市携手两岸专家制定《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标准自2021年6月正式颁布实施后,台创园内台农们归属感更强了、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带动漳平市种植高山茶5万余亩、年产茶5800余吨、实现产值15亿元,每年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2万人次、年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
以惠促融。龙岩市用好用活“农林22条措施”和“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八条措施”等各项惠台政策,在全国首创为台农颁发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发放林下经济产业贷款等惠农举措,并推动全省首个台创园“信用园区”落户漳平,累计认证颁发“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42本,为台企争取贷款超亿元、发放贷款贴息2194万元;落实园区台企农产品加工享受农业用电优惠政策,每年为台企节省成本80万元以上。
以情促融。龙岩市多措并举为台胞台企扎根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把握对口支援机遇,策划生成总投资182.8亿元的对口支援项目18个;实施补短板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余亿元,推进防洪工程、环保设施、社会民生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目前24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另一方面,实行“一窗通办”服务机制,在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上压缩时限,确保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应办尽办快办”。
由“一杯茶”开始,台胞台企“登陆”发展,带来了台湾的精致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理念。近年来,漳平台创园携手台胞培育发展“茶叶+花卉、文创、康养”等新业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打造台品樱花茶园、岳山茶园民宿、台湾茶叶故事馆等“一企一特色”项目20个。2024年2月,龙岩市樱花文化旅游节暨漳平市第十三届樱花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累计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
从一杯茶到一个农业产业,这是龙岩市推动海峡两岸农业产业融合的一个成功实践。放眼全市,“以台引台”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在首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上,总投资58亿元的25个两岸农业合作项目实现签约,目前签约项目已落地(竣工)8个、在建8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杭县成功申报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喜咖(福建龙岩)生物科技、上杭大地生机(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果蔬脆片生产线扩建项目等一大批龙台农业合作项目加速崛起发展,全市龙台农业合作正源源不断释放新动能。
(责任编辑:民政)
-
日照新闻网讯记者 郑笃凯通讯员 张守军) 9月19日,记者从日照市公路局了解到,15日下午4时左右,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运营管理的潍日高速公路日照段大瓮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自6月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江雪 一座充满魅力的生态文明乡村,该是什么样子? 漫步港城乡镇的街头巷尾,新气息、新风尚和煦拂面。随着灯亮起来、环境净起来、文娱设施多起来、素质提起来,这些村镇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6月15日,记者从市防总办获悉,未来一周我市将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不利于麦收和小麦晾晒。 据了解,17日下午至18日,受低空切变线影响,我市有一次小到中雨、局部大雨的降水 ...[详细]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王增仕)为维护职工社会保险权益,从今年3月份起,五莲县组织开展了社会保险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截至目前,通过专项执法,新增参保582人,缴纳社会保险费43.64万元,另有475人 ...[详细]
-
封路公告因供热管网工程建设需要,2017年10月16日至2017年10月31日,对艳阳路与山东路交叉口北20米为起点,往南沿艳阳路西半幅)至山东路北半幅)向东与山东路管网接口,实行半幅封闭施工,请车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蓓蓓 实习生 陈京英) 刚退休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一段“尴尬”境地:年纪60岁左右,有的可能只有50岁出头,身体健康,手脚利落,昨天还上班下班忙忙碌碌的,今天突然就没事干了。一些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曹伟 通讯员李维江 李绪业)领到《五莲县招商引资项目评审通知单》,看到项目通过了评审,潍坊客商朱桂华终于松了一口气:“通过了专家组的严格评审,项目就拿到了‘准生证’,这下我们可以甩开膀子抢进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6月17日为全国首个低碳日,我市将开展首个低碳日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这是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的。 为了开展好“低碳日”活动,我市发出“践 ...[详细]
-
9月27日上午10时,2017中国陵阳桂花节将在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开幕,此次桂花节将持续10—15天,网易日照将对开幕式进行全程现场直播。据了解,陵阳街村从2013年开始举办桂花节,推动桂花产业发展,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迟锐) 5月12日,记者从东港区社区建设管理局了解到,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东港区开始在城市社区中开展“美丽社区”创建活动,各个社区将从提高居民服务满意度出发,制定各自切合实际的 ...[详细]